一、建设背景和现有基础
(一)建设背景
党的十八大提出,“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”。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”。要实现“两个一百年”奋斗目标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,必须通过教育立德树人,培养大量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班主任工作成为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,全面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2019年,教育部办公厅发布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》明确指出:“推动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,广泛开展班主任业务能力升活动,大力提升班主任的业务素养和育人能力”为班主任工作室(以下简称工作室)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持。通过工作室建设,提高中职班主任在实施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、服务育人、沟通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等方面的能力,加强中职班主任专业化建设,提高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水平,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(二)现有基础
1.主持人情况
工作室主持人刘尚明,辽宁医药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工技术系党支部书记、系主任,工学硕士、正高级讲师,全国石油化工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,教育部行指委化机专指委委员,辽宁省教学名师。主持完成国家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、辽宁省对接产业集群重点专业建设,完成国家中职教学标准二部,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个,出版专著、国规、省优教材十余本,主持、核心参与省级以上课题二十余个,发表论文三十余篇,带领团队两次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特等奖,获得省级以上各类比赛奖励17项,其中2021年获得辽宁省十八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班主任能力比赛一等奖。
主持人政治立场坚定、党性修养好、清正廉洁、以身作则,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强。曾担任过十五个班的班主任,多年的带班育人经验,逐步凝练出“德技并修,育人为本”的管理理念,所带班级升学率高,就业班级学生获得企业高度评价,成为省内石化行业管理和技术的栋梁骨干。
2.工作室成员
龚丽媛 、 樊志强 、曹晞、 申明、孙巍、 付绍光 、刘娜、 许慧 、赵莹、 马彬峡 、 刘颖、张雪、王超。
工作室成员以学院班主任为主体,邀请心理辅导教师、专业课教师、思政教师以及学生管理教师参加,同时聘请校外专家指导。
成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坚持以德立学、以德立教、敬业爱生、师德高尚,热爱班主任工作,具有良好的团队精神。
二、指导思想和目标规划
(一)指导思想
全面贯彻党政方针,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学院特点,以班主任工作室建设为载体,探索符合成长规律、适应改革发展的班主任培养机制,全面提升班主任工作专业化水平。
(二)建设目标
1.总体目标
坚持“专业引领、实践探究、共同发展”的思路,总结新时代班级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,充分发挥班主任工作室的研究、咨询、指导、服务作用,协助学院德育和学生管理部门,进行班主任队伍建设,提升建班育人能力,实现学院班主任队伍建设总体水平的提升。
2.具体目标
利用三年时间,通过培根、赋能、展翅三个阶段,培养一批有一定影响力的班主任。
三、建设内容
工作室着重进行夯基础建资源、聚团队育文化、搭载体成品牌、铸师魂提师技、深研究重咨询五个方面的内容建设,实现建设目标。
四、主要举措
(一)构建“四层合力”的运行机制
构建学院党委领导,支部、系部、学管、人事、思政等组织及部门配合,班主任为培养主体,班级为工作载体,四个层面协同运行的工作室建设机制。
强化学院党委领导下的党建统筹规划安排,以党支部工作为牵引,落实班主任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在学管等各部门支持下,组织教师自愿参加,形成班主任交流、学习、研究、实践的共同体。共同体建设以“点亮自身、引航前行”的价值导向和“研学、思悟、践行、提高”的工作室精神文化为工作引力,以科学规范的工作室规章制度为运行推力,实现工作室运行引力和推力的动态平衡,达成工作室高效运行。
(二)强化“四维对接”的建设内容
注重基础建设、研究咨询、指导服务、示范引领四个维度建设内容的对接,建设内容的协同推进,实现班主任管理技能与思想境界的螺旋式提升。
夯实建设基础,制定系统科学的工作室建设方案,定期根据实情修改;收集整体班级活动、典型案例、专题教育等,建设工作室基础资源库;组织工作室成员深入调研,根据医护和化工制药等专业特点,编制班主任工作指南。
针对当前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工作、班主任工作的重点、难点、痛点问题开展研究,坚持理论研修和实践创新相结合,积极探索有效破解对策,提升学员的教育科研能力、反思意识和创新能力,促进学员由经验型班主任逐步成长为研究型、实践型班主任。根据学院学生管理的实际和不同专业的特点,有针对性的深化研究、有效实证,为学院学生管理和德育工作提供政策建议和管理、决策咨询服务。
充分利用短视频号、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技术,推广工作室成果,同时利用学院为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、上海化工职教集团理事单位、辽宁化工职教集团理事单位、本溪医药化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的优势,以及工作室主持人行业内的知名度,推广工作室的成效,达成引领示范作用。
(三)创新“四法互补”的培养方法
创新集体研学、个性自修、专家指导、实证提高四类班主任培养方法,明确各类方法的实施依据,实施条件,实施路径,实施优劣,实施保障,针对具体班主任培养对象,分析实施成效,协同运用各类方法,取长补短,创新四类方法协同运用。
充分发挥集体研学凝聚集体智慧,有利集思广益,做到资源共享,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特性,在学院培训的基础上,定期举行集中研训,适时邀请管理专家、企业技术人员、能工巧匠到校指导,有针对性的提高专业育人质量。同时,根据班主任自身特点、所带班级特性,指导班主任明确发展目标,制定发展路径,采用个性自修等手段,加快提升速度。
班主任遵照“学思践悟”的提升理念,把学习成果实践于班级管理中,躬行、真用、实现个人能力的提升,思想境界的升华,班级“五育融合”目标的达成。
(四)构建“四化融合”的建设载体
建设专业化引领,协同化工作,层次化支撑,比赛化提升的班主任培养载体。 赋予建设载体教育意义,以载体融合为突破口,建设班主任喜于接受、乐于参与的开放、包容的载体协同联动范式。
坚持班主任专业化发展道路,构建专业化培养载体,以思想政治工作、班级管理、组织班级活动、沟通协调、职业指导、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升为专业发展目标,通过班级管理研讨、典型学生会诊、班级活动示范课、读书沙龙等平台,引领班主任专业知识、专业技能、专业道德向更深、更高、更广发展。
组织班主任协同化工作、培养机制。建设班主任与课任教师、学管教师和宿管人员的育人共同体,针对学生构建24小时的育人环境,班主任通过协同化工作载体提高个人能力,强化自身水平。
利用“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及各类学会育人经验交流”“省市优秀班主任班主任培养”等培养优秀名班主任,鼓励名班主任凝练经验,形成模式,推广经验,著书立说,扩大影响。利用“学院班主任培养培训”“我院与辽宁医药职业学院辅导员班主任联动培养”,分层培养名班主任、骨干班主任和青年班主任,有效的支撑班主任层次化培养的需求。
充分利用各级中职班主任能力比赛的载体,提高班主任能力,展示班主任水平,检验班主任工作室成果。
(五)制定“四评互馈”的评价体系
制定部门考评、教师考核、学生评价和专项评估的班主任评价指标,合理设置评价要素,科学分层分级,注重过程与结果相结合,构建协同评价、互相反馈、科学整改的班主任成长评价体系。
每年定期评价班主任成长绩效,分析培养方法、载体是否适应新时期班主任发展的需求,根据实时反馈,完善班主任工作室体制机制,建立评价、反馈、改进、提高机制。
五、活动安排
班主任工作室通过夯基、提技、铸魂、展能、研询五个维度的工作举措,利用三年时间,完成建设目标。
(一)夯基
(一)夯基
(二)提技
(三)铸魂
(四)展能
(五)研询
六、保障措施
(一)组织管理
1.学校学生管理部门,负责班主任队伍建设和工作室的管理工作,包括专家指导团队授聘、审核备案、项目管理、考核评估、宣传推广等。
2.充分利用工作室的优质资源,推动本校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。加强对工作室的日常管理,建立健全相关制度,提供业务指导和支持,保障工作室的正常运转,顺利完成建设任务。
3.班主任工作室要制订考核评估细则,定期组织专家对工作室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估,对考核不达标的取消资格和经费支持;三年建设周期结束后,对工作室建设工作进行终期评估。通过评估考核的工作室,其主持人授予院级“名班主任”称号,并向上一级推荐遴选名班主任工作室。工作室合格学员为学校骨干班主任,为其颁发证书,在年终考核时适当加分,其中优秀学员优先推荐为下一批名班主任主持人。
(二)条件保障
1.学校为班主任工作室设置独立的工作场所,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,着力发挥名班主任引领与研究指导作用。
2.学校为班主任工作室开展活动提供便利条件,在安排工作室学员的工作时间、提供外出学习机会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。
3.工作周期内,学校每年为各工作室核拨专项经费。工作室经费单独列支、专款专用。经费用于培训研修活动、课程资源开发、专家指导、课题研究等方面。工作室所在学校负责经费的专项管理,专款专用,并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