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,高校课堂正逐步向更加互动、实践导向的方向转变。目前,“逗,留工作室”主持人王昊禾的《创业基础》课程通过引入PAD课堂教学模式,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有助于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,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7月4日,由中国人民大学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联合主办的《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》发布会暨“如何教创业”教育教学研讨会举行,安徽建筑大学的王昊禾老师受邀作为代表,在该研讨会的“抗击疫情与创新创业教育”分论坛上,以“基于‘PAD课堂’的创业基础课程线上大班教学改革研究”为题,分享了其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成功经验。
图一:《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》发布会暨“如何教创业”教育教学研讨会发言图片
7月18日,在名师工作室经验分享会中,王昊禾老师介绍了PAD课堂教学模式在安徽建筑大学创业基础课程中的具体应用。他提到,学校通过“1+1+N”的教学模式(即“1个活动、1个案例、N个知识点”)和“8个一”的学生参与模式,成功实现了大班教学方式的改革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兴趣,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,有效改善了课堂氛围,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。
图二:创业基础课程学生评价图片
线下教学过程中,王昊禾老师依托PAD课堂模式进行课程设计,完成讲授部分,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,学生评教得分在全校位于前列,充分说明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认可,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。
图三:线下课程教学图片
王昊禾老师的经验分享得到了参会专家的高度评价,他们一致认为,PAD课堂模式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,有助于提升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质量,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。
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综合素质教育,课堂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节点和生长点,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志。新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“以学生为中心”的理念,由“教中学”转变为“学中教”,使教师教学的方法更加科学,学生学习的态度更加主动,课程效果得到了很大提升,为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,也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课堂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,将为更多高校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。